馬上就要進入夏天了,人人都怕濕氣纏身。
那么,濕氣到底有多可怕呢?
據明·張介賓《景岳全書》記載:
濕之為病……在肌表則為發熱,為惡寒,為自汗。在經絡則為痹,為重,為筋骨疼痛,為腰痛不能轉側,為四肢痿弱酸痛。在肌肉則為麻木,為胕腫,為黃疸,為按肉如泥不起。在臟腑則為嘔惡,為脹滿……為腹痛,為后重、脫肛、疝等證。
可謂“遺患無窮”。
那濕氣到底從何而來呢?
除了外界環境帶來的濕氣,今天更想提醒大家的是,日常生活中的這13個行為,也會增加體內濕氣,一定要注意:
果蔬當主食
不少人為了減肥,會選擇把水果蔬菜當正餐吃,以為既能瘦身又能美容養顏。
事實上水果并不能代替主食。
《黃帝內經》講“五谷為養,五菜為充,五畜為益,五果為助”,水果僅僅是五谷的補充。
且水果多屬寒濕,吃太多的水果,不僅加重身體寒濕之氣,還會傷害脾胃。
過食冷飲
天氣漸漸熱了,很多人都喜歡喝冷飲、吃雪糕,恨不得冰不離口。
而這些都是寒濕之品,寒濕的東西進入身體肯定會產生濕氣。
過食寒濕的東西會傷害脾胃,脾胃受損,水液的運化功能弱了自然會加重濕氣。
喜食甜品
甜品多粘膩,吃多了會讓濕氣和水分不利于發散,更容易駐留在體內,導致濕氣加重。
愛吃肉
中醫學認為,魚生火,肉生痰。其實不管是魚還是肉,都是油膩的,只要是油膩的都會生濕。
熬夜、過勞
《脾胃論》中指出:勞倦則脾先病。
而脾受傷,體內水谷運化受影響,自然會加重體內濕邪。
喝大酒
從中醫角度看,酒助濕邪,這是加重“濕毒”的關鍵因素,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,更不能借酒澆愁。
老坐著
久坐傷脾,久坐不動還會傷氣,脾不好了濕氣自然就會增多,氣虛了濕氣也會增多。
運動少
動則生陽,運動少陽虛,沒有足夠的陽氣化濕,自然會導致濕氣過重。
運動少的人容易出現身體沉重、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。
吹空調
現在有很多人怕熱不想流汗,天一熱就躲空調房,導致體內的濕熱不能通過汗液排出。
滋補不當
上一篇:吉林國盛弘醫堂中醫醫院大型公益義診活動今天到達第四十三站——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
下一篇:你知道嗎?我們要找的就是你!
小兒推拿
面對小兒體質弱、易生病、您是怎么做的?打針、吃藥?您是否發現孩子體質越來越差?感冒、咳嗽、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厭食、腹瀉?????面對這種頻發疾病,吉林國盛弘醫堂中醫醫院?傳統療法為您出高招!弘醫堂傳統療法小兒推拿是多位專家依據小兒的生理、病理特點研創的一套以一雙妙手祛除小兒病痛的治療方法。不打針、不吃藥,僅僅靠一雙溫而有力的手在小兒特定穴位推拿即可治愈令家長煩心,令長輩操心的小兒疾病。它就是以指代針,以手代藥,撫平孩子病痛的——小兒推拿按摩......[詳細]
小兒推拿...
[2018-01-27]婦科病綜合治療,婦科病綜合治療.....
[2018-01-27]亞健康-體質調理...
[2018-01-27]亞健康-體質調理...
[2018-01-27]亞健康-體質調理...
[2018-01-27]